时间:2023-06-27 10:06:07 编辑:admin
“一起弹古诗”音乐会现场。
6月24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在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奏响。音乐会的名字就这么俏皮——“一起弹古诗”。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,一层是用乐器演绎古诗词,一层是演员要与观众一起“谈一谈”古诗词,“谈一谈”古诗词和民乐的关系。
中国的诗词从来和音乐有着密切关系,《诗经》中不少篇目来自各地民歌。汉代诗歌称为汉乐府诗,其与音乐的关系不言而喻。作为一种诗歌的“词”,本与音乐共生,如姜夔词集《白石道人歌曲》仍然有音乐属性。《西厢记》《牡丹亭》《桃花扇》中的唱词是优美的诗歌,当与戏曲声腔、音乐结合才更显其魅力。从音乐角度,自古以来留下大量“琴歌”,抚琴而歌也是民乐特别是古琴的经典表演方式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本次音乐会抓住民乐和诗词的联系,用即兴演奏配合古诗词朗诵,考验了演奏者的功力,也增加了音乐会的趣味性。开场曲目以笛子配合朗诵《诗经·关雎》,将观众带回中国诗歌与音乐相交汇之初。古琴独奏《流水》,让观众感到民乐本是无字之诗。扬琴演奏家史玥和埙演奏家李增光演奏的原创曲目《鸿雁随想》告诉观众,民乐包含了我国各民族音乐的元素。乐曲从蒙古族歌曲《鸿雁》生发开来,由雁引发玄想,又从遐思回到《鸿雁》的旋律。随后,《春江花月夜》《渔舟唱晚》《阳关三叠》等名曲悉数登场,艺术家高超的技巧,使观众陶醉。
本次音乐会以儿童为主要观众,一个亮点是小朋友们被请上台朗诵诗词,音乐家们配合诗词内容即兴演奏。现场小观众非常踊跃,几乎都举手参与。上台朗诵的小朋友们掌握的诗词很多,既有苏轼《水调歌头》,也有贺知章的《咏柳》和《送元二使安西》《卜算子·咏梅》等。孩子们大的十一二岁,小的只有五六岁,由此能看出当前教育对传统文化及诗词的重视。
欣慰传统文化被重视之余,笔者也不禁在想,小朋友们对诗词的掌握,是基于兴趣还是作为一项单纯的学习任务?但不论是什么原因,古典诗词的学习都会对他们的审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从兴趣而来的学习显然更有动力,效果也更好。怎么能激发孩子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?一方面,要让孩子们体会诗词之美,但有些相对需要一定阅历才能理解的内容,在儿童阶段并不容易真正懂得。本次音乐会采取的方式,不失为一种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。当小朋友朗诵《水调歌头》时,所有人都熟悉的旋律响起。曾经有人说,如果每一首诗词都能像《水调歌头》一样,配上广为传唱的旋律,背诵诗词就不会有负担了。
诗歌和音乐都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,没有专门学习过作诗的人也会说出自己的诗歌,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人也能唱出自己的旋律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,言之不足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,咏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除了音乐家的配合,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发地歌咏起来,用自己的旋律诠释学到的诗歌,进而自己去创作诗词。
对传统文化的学习,不仅是继承,更要和当下生活相结合,产生活态的、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。这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当“一起弹古诗”再次开幕时,相信会有更多孩子来参与,也有更多孩子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。
辛酉生 文并摄 来源:中国青年报
标签:
相关文章
热门文章
亲子文章
猜你喜欢